色彩心理學,打造吸睛設計與包裝的秘訣

目錄

什麼是色彩心理學?

什麼是色彩心理學?

在視覺設計中,色彩是重要的元素之一。不論是塑造品牌形象,或是打造品牌包裝的過程中,色彩都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。

色彩心理學,藉由各種色彩,分析出消費者對於各種顏色,產生的心理反應,進而選擇出適合的色彩。

了解色彩心理學

根據 2024 年市場調查,78%的消費者表示,產品或包裝的顏色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購買意願,由此可見,視覺設計對於消費者選擇是非常重要的!

色彩心理學的三大核心價值:

  • 觸發情感

    色彩能夠讓人感受到快樂、平靜或壓迫感,色彩是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。

  • 引導行為

    引導消費者點籍或購買慾望,如點擊購買或分享內容。

  • 文化共鳴

    不同文化對色彩的解讀也會有所差異,色彩上的選擇也要考慮當地偏好。

專業設計師的精準選色:HSB色彩模式

對於選色,大家熟悉的不外乎有RGB、CMYK、HSB這三種色彩模式,不論是設計或是印刷上,這三種色彩模式都有各自的特色。相比RGB,HSB描述色彩的方式更貼近人類感官直覺,HSB由三個屬性組合而成,下面將簡單介紹HSB色彩模式。

元素定義設計應用
色相(Hue)色彩的基本類型,如紅、藍、綠。
  • 主色調的選擇,建立品牌形象。
  • 例如紅色激發熱情,藍色傳遞信任。
飽和度(Saturation)色彩的鮮豔程度,從灰色到純色。
  • 調整顏色飽和度,建立不同視覺感受。
  • 高飽和度較吸引目光,低飽和度較優雅。
亮度(Brightness)色彩的明暗程度,從黑到白
  • 調節明亮度。
  • 亮度較高,較為活潑,亮度較低,給人較沉穩的感覺。

視覺設計的重要性

根據色彩心理學,不同的色彩會引發消費者特定的情緒反應,進而影響後面的行為與購買決策。消費者的色彩偏好也會受到文化、消費者心理與市場趨勢的影響。

精準的色彩選擇不僅能提升包裝的視覺吸引力,也能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連結。

消費者的色彩偏好

以下是在視覺設計中,消費者對於色彩常見的偏好,其實這些色彩的感受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。

  • 紅色:紅色與熱情、興奮和緊迫感有關,能刺激消費者採取行動。

    紅色包裝讓產品充滿活力與吸引力,特別適合節慶、立即購買或促銷使用。

Rothea
來源自:Rothea

特別留意:紅色搭配中性色彩(如白色)可以平衡視覺。高端品牌包裝要特別留意使用,避免過於誇張產生廉價感。

  • 綠色:自然健康與平靜的象徵,讓消費者感到安心與信任。

    綠色包裝給人清新可靠的印象,常讓消費者聯想到環境友善或高品質天然產品,適合強調永續或有機的品牌。

Biosensu
來源自:Biosensu

特別留意:避免過度暗沉的綠色,可以搭配高明度顏色(如淺黃)增添活力。

  • 藍色:藍色信任、平靜與專業的感覺,能降低消費者戒心,增強品牌可信度。

    藍色包裝對消費者來說更加可靠且高品質,與現代化、全球化有關,適合科技、金融相關產業。

assetario
來源自:assetario

特別留意:過多的藍色可能會讓人感覺有距離感,建議加入暖色(如橙色)增加親和力。

  • 金色與黃色:​​金色代表財富與尊貴,黃色則帶來樂觀與溫暖,能夠提升品牌價值感。

    金色包裝給人奢華與獨特的感覺,適合高端品牌,黃色則充滿親切感,適合較年輕化的設計。

Bauducco
來源自:Bauducco

特別留意:金色需斟酌使用,過量可能會顯得俗氣,黃色需避免過於明亮,容易造成視覺上的不適。

色彩影響消費者選擇

色彩心理學對於消費者的選擇來說非常重要,根據品牌的定位與形象,選擇適合的品牌視覺設計,對產品與形象來說不外乎是非常大的加分。

根據研究,消費者在90秒內對產品產生的印象,其中62%取決於色彩,也就是說視覺設計與銷售結果有著直接的關係。

視覺設計提升產品吸引力

視覺設計提升產品吸引力,是品牌競爭中的關鍵,透過色彩心理學與專業設計,讓產品能夠瞬間抓住消費者的目光。

  • 打造色彩層次

    利用主色與輔色搭配,突顯產品特色。例如,某咖啡品牌設計以棕色為主搭配橘色拓展,傳遞出溫暖與活力的感覺。

  • 結合永續元素

    結合綠色或大地色系,或是採用可回收、環保材質設計,傳遞出環境友善的理念。

  • 元素簡單

    避免過多色彩,保持視覺設計簡潔清楚,避免其他元素蓋過品牌主要要傳達的資訊。

Paper tube
來源自: Paper tube

探索進一步品牌力,歡迎加入LINE諮詢,共同發揮品牌的可能性。

延伸閱讀